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云南民族音乐活态传承 云师大文理学院在行动

   春城晚报    2016-06-15

  云师大文理学院打算在学校建立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变得更加“接地气”。

  在云南省东南部临近越南的大山中,有一个名叫坡芽的小村庄,十年前这里发现了一部古老的“坡芽歌书”。近年来,这部歌书记载的81首壮族情歌走出大山、走出云南,甚至走到了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

  在盛名之后,有这样几个人值得提及。刘晓耕、吴渝林、业原、叶明菊,他们四人被称作是坡芽歌书走出去的“四驾马车”。

  近日,随着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叶明菊教授与海南红棉合唱团一起登上匈牙利音乐桥国际音乐节最高奖台,云南民族音乐传承与探索又一次引发关注。

  记者很幸运联系上叶明菊,彼时她正在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中心指导学生合唱排练。

  解密爱情密码

  坡芽歌书是什么?叶明菊说,坡芽歌书用壮族的语言记载了人们相识、相知、相恋、相守的全过程。这些都被绘制在白色土布上,有月、星、树、稻草、犁、斧、马、人、衣、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每一个符号就是一个故事、一首歌。

  “你看这小鸟,代表了一双璧人刚刚相识的时候,再看这锄头则代表他们开始一起生活,而竹子则代表他们已经相携相伴到老。”叶明菊一边说着,一边在手上空比划起来。

  用叶明菊自己的话说,坡芽歌书实际上就是爱情密码,而她与其他几位同仁一起充当了探秘者的角色。

  传承活态文化

  坡芽歌书所记载的壮族情歌通过叶明菊等4人的不断探索和再创作,最终走上国际舞台,声誉满载。然而,这也让他们开始思考,民族音乐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现在的民族音乐主要是口口相传,而我们想做的是教学上的探索,让更多人,尤其是学习音乐的学生能够受益于民族音乐和养分,向民间艺人学习,用心去表述文化。”叶明菊向小编直言,现在的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模式,太过于学院派、固态化,实用性不强。

  叶明菊举例道,以坡芽情歌为例,它的声音既不是学院派,也不是田间系,多了些清亮,而这与目前学习音乐的学生所学到的发音有点不同。

  “尤其是对于云南而言,本身拥有民族音乐富矿,少数民族随手都能制作乐器、创作音乐,太值得好好探索。”叶明菊告诉小编,作为云师大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院长的她,打算在学校建立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实习基地,目前正在筹备中,而坡芽是其中一个项目,希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变得更加“接地气”。

  学校在民族音乐传承上不断探索,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演唱少数民族曲目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叶明菊觉得,语言是最大的困难。“就像红河话,‘你克哪尼克了’(你去哪里了),如果用普通话唱出来就会少了很多味道,而学生想要真正唱好民族音乐,过语言关是最重要的。”

  除了对壮族坡芽情歌的教学探索,叶明菊透露,未来,拉祜族、布朗族、爱伲族等民族音乐都将成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希望能形成一套音乐数据库和教材,打造云南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实现民族音乐活态、系统传承。

  而想要实现民族音乐活态传承,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叶明菊也表达了对学生们的信心,“我们学校的学生自主能力很强,大家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做出一点小成绩,而这是想要学好音乐必不可少的,因为演唱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起来。坚持‘做自己’、做‘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1%的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