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特色洋气专业来袭 云南农业大学今年招收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云南网    2016-06-17

  2016年,云南农业大学将开设名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新增的“洋气专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记者走进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专访了学院院长龚加顺教授、副院长白忠彬教授。据悉,今年该专业计划面向全国招生40人。

  农大为啥开办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近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公布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指出云南省27所高校将新增97个专业,其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因为别具特色且洋气的专业名,让人眼前一亮。那么,到底什么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呢?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又为啥要新增这门专业?

  据了解,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及感官鉴评艺术的重要组成和综合体现,是一门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

  “根据国家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布局,今后十年内,酿酒葡萄重点向西部和环渤海湾地区优势生产区集中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优异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是今后中国优良酿酒葡萄的重点发展区域。”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龚加顺教授介绍,云南省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其中酿酒葡萄占10%,作为新兴葡萄酒产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葡萄酒市场的需求增长是必然趋势。

  然而,由于地区偏远和交通不便,技术人员雇佣成本较高,企业缺乏产业技术领军人物、技术水平较好的产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葡萄酒品鉴、销售和贸易、投资、葡萄酒文化推广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缺乏。

  “对于我们学院而言,增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建设”,龚加顺教授说。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到底学什么?

  据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白忠彬教授介绍,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包括葡萄学基础理论、葡萄酒酿造工程、葡萄酒品鉴、葡萄酒市场营销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葡萄酒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葡萄产业、农林、园艺、食品、环保、教育等行业及科研机构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与此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葡萄”、“葡萄酒工程”来展开,学生需要学习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葡萄生产、酿酒技术、酿酒设备使用及维护、葡萄酒品鉴、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具备在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综合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校实验室面积有3000㎡,配备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还拥有1个葡萄与葡萄酒研究实验室……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实验平台已经齐备,并且计划在北部校区开辟出一大片葡萄种植园,用于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白忠彬教授表示。

  此外,基于专业特点,云南农业大学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将采取“小班教学”培养模式,致力打造精品课程,输送一批行业精英。据悉今年该专业计划面向全国招生40人,顺利完成本科四年的学习,毕业便可获工学学士学位。

  研究葡萄与葡萄酒的学生就业前景如何?

  对于想报考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考生而言,选择这门新专业,除了兴趣之外看中还有就业前景。一方面,随着国内优质葡萄种植区的发展,近年来随之出现了许多大型葡萄酒生产厂家,行业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自动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对葡萄酒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技能也有更高的要求,市场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因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在较长时期内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

  其次,由于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在学校名列前茅,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所以依托现有企业资源,学院将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大学二年级就引入云南红等本土知名品牌企业,将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得以有机结合。

  “除了为葡萄酒企业服务,从事生产、研发、品管、销售等产业链的相关工作,我们的毕业生还可以参与对口专业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考,致力科研的可以继续深造读研、读博,热衷创业的还可以开酒庄、经营葡萄园,或者向电商发展。”面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龚加顺教授充满信心,“我们计划5年内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建设成为院级重点学科,并成为校级特色专业,为我省输送一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