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牛场党支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1-08 12:19:00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就成为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牛场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在远离城市灯火阑珊的曲靖市马龙区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把“三牛”精神铭刻在初心使命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在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舞台上,抒写着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者的奋斗之歌。
  坚持为民服务,甘做“孺子牛”。种牛场党支部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为民服务,甘做“孺子牛”,坚守“向全国推广优质种质资源、推广改良技术和科学饲养管理经验,最大可能实现农民增收”的初心和使命,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抓好“三服务”。一是服务全国。截至目前,种牛场养殖种公牛销售已辐射贵州、四川、河北、江西、陕西、湖北、河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为全国牛品种改良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1年预计共繁育种牛125头,其中销售种公牛69头,用于本交的13头,可改良本地牛1120头,用于生产冻精56头,每年可改良本地牛70万头,可实现社会效益175亿元。二是服务社会。种牛场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高度重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专业技术培训、“三区科技服务”、校企合作等方式,近年来为社会培养基层技术人员近1500人次,这些人中有目不识丁的农民、有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养殖户、有大学毕业生或实习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可堪大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三是服务学院。种牛场首家入驻位于曲靖市马龙区的云南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利用示范园的先进技术,结合岗位实际创新挖掘“党建引领+”,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养殖示范等条件,充分发挥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功能作用,为助力学院产教整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截至目前,支持并参与学院申报项目3项,技能大赛1项、拟组建科技特派团1个,接受师生参观学习约300余人。
  坚持守正创新,甘做“拓荒牛”。种牛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业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调动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守正创新,甘做“拓荒牛”,不断加强种牛选配选育力度,致力抓好“三举措”。一是联合育种。种牛场全程参与全国肉牛联合育种工作,参与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华西牛”新品种培育》项目实施,致力于全国肉牛联合育种工作和良种培育推广改良,为中国“华西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优质种源资源,进而加快种牛场种牛品质提升步伐。二是胚胎移植。组建学院首个胚胎生产技术团队,承担了教育厅《肉用西门塔尔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项目,申报了学院种子母牛胚胎工程中心项目。依托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共生产胚胎6批次获胚689枚,其中一级胚达70%以上,达国内领先水平。三是犊牛培育。种牛场实施了《充分利用优秀种质资源 加快种牛培育进程》省厅级项目,制定了犊牛培育方案,开展犊牛培育创新性研究。截至目前,犊公牛日增重达1.36公斤(6月龄重预计达290公斤),预试取得良好效果,研究方案初见成效。
  坚持艰苦奋斗,甘做“老黄牛”。种牛场全体党员干部秉承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百余年来形成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做“老黄牛”,致力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管理,提高育种水平。采取在饲养管理、畜牧兽医技术、农机等工作岗位上都有党员上岗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种牛场搬迁缺水、防疫困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创造了销售、培育质量历史新高。2021年8月6日至9日,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第三届种公牛拍卖会上, 种牛场技术团队自主培育的西门塔尔种公牛获得综合评价金奖和2项银牛奖。二是攻坚克难,完成搬迁任务。为积极支持滇中新区建设,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种牛场党员领导干部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首家成功搬迁入驻曲靖市马龙区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三是凝心聚力,实现平稳过渡。目前,马龙示范园区各项辅助功能区还不健全,生产生活极其不便。种牛场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职工不畏艰苦、凝心聚力,自筹资金建设党建活动室,打造党建活动阵地,在马龙示范园区首家植入党建元素和营造活动氛围;自己挖地种菜、养鸡养猪,解决生活不便问题;自己设置紧急消毒池,及时应对周边紧急家畜疫情等,在任何困难面前党员始终冲在前面迎头赶上,不断坚定在马龙扎好根、安好家的信念,实现平稳过渡,为后续入驻的部门打好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2021年7月种牛场党支部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种牛场党支部树立正确党史观,厚植奉献情怀,汲取奋进之力,进一步夯实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勤学苦干、多思善悟中成为行家里手。在攻坚克难中开新局,在干事创业中闯新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培养“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欧阳晓芳、杨筱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